读书须有疑 |
原文: |
|
读书始①读,未②知/有疑;其次则③
/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⑤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⑥,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注释: |
|
①.始:开始,最初。 ②.未:不。
③.则:就。
④.释:解决。 ⑤.方:正,才。
⑥.者:……的人。
|
拓展: |
|
译文:
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最终达到融会贯金拼梅通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 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
带“ 疑”字的成语
迟疑不决 疑鬼疑神 毫无疑义 质疑问难
狐疑不决 形迹可疑 毋庸置疑 深信不疑
疑难杂症 迟疑未决 半信半疑 满腹狐疑
☞ 出自“朱子家训”的成语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①.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未雨绸缪【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近]有备无患 防微杜渐。
[反]亡羊补牢 临渴掘井。
②.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来之不易【lái zhī bù yì】
释义:取得事业成功或获取财物不容易。
[近]谈何容易 难得可贵
[反]轻而易举 唾手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