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详细信息


已死的母熊

原文:
 
猎人入山,以①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②之③,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④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⑤/石落/伤其 ⑥子也。猎人感动,遂⑦/终身/不复⑧猎。

注释:
 
①.以:用。
②.视:看。
③.之:它,文中指母熊。
④.戏:嬉戏。
⑤.恐:害怕,畏惧。
⑥.其:它的,文中指母熊的。
⑦.遂: 就,于是。
⑧.复:再,又。

拓展:
 
译文: 猎人进山打猎,用枪射中了一只母熊.正中要害,却坐着不倒下,走进了一看,熊已死手抱着一块大头石头下有三只小熊在水中嬉戏母熊之所以死而不倒,正是怕石头落下伤到她的孩子。猎人非常感动,于是终身不再打猎。

☞ 人物及著作简介

《护生画集》缘起于一九二七年,丰子恺先生在上海江湾的家里接待弘一法师(李叔同)。在丰先生生日那天,他以弘一为师,皈依了佛法。他们商量由擅长绘画的丰先生作画,由精通佛法的弘一法师撰文,共同编写《护生画集》。上图左边是丰子恺创作的漫画,右边是他的师傅李叔同为这幅漫画题写的配文,也就是这篇小古文。师徒俩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同一个故事。

丰子恺 1898 年 11 月 9 日-1975 年 9 月 15 日 原名丰润,号子觊,后改为子恺。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丰子恺绘画师从李叔同、国文求教夏丏尊。丰子恺在漫画、书法、翻译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等共达 160 部以上。他的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被录入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他的散文被台湾国文教科书收录。其中漫画以“曲高和众”的艺术主张和“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艺术特色备受世人青睐。

李叔同 1880 年 10 月 23 日-1942 年 10 月 13 日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 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