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细信息
![]() |
《石头汤》
|
||||||||||||||||
三个和尚来到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村民们长年在艰难岁月中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纳任何人。可是,和尚们用煮石头汤的方法,让村民们不知不觉地付出了很多,更明白了付出越多回报越多的道理。 |
|||||||||||||||||
问题1
在现实生活中,鸡可以煮汤,鸭可以煮汤,那你听说过石头汤吗?
问题2
这个故事的用意是在介绍怎么用石头煮汤吗?
作者介绍
琼·穆特 (Jon J Muth):196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母亲是艺术教师,幼时即已游遍国内的博物馆,18岁时就在美国威尔明顿学院举办了首场个人画展。为了维持生计,高中毕业后为漫画书配过插图,后在日本出版商的资助下赴日学习石雕与书道,从此对东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涉猎广泛,不但在英国、奥地利和德国学习过绘画和版画复制,还曾学习过太极拳、水墨画和茶道,更是一位吉他高手。他以优美恬静的画风在绘本创作和插画领域享有盛誉,擅长将清透灵润的水彩画与发人深省的哲思故事结合在一起,作品中透着一种悠远的禅意和古老东方文化的神韵。作品《禅的故事》获得凯迪克大奖,《尼古拉的三个问题》被《纽约时报》称赞为能够“默默地改变生命”。
译者介绍
阿甲:原名林晓晞,儿童阅读推广人,儿童网站“红泥巴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许多英美经典绘本的译者。他合作出版了《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儿童阅读100个关键问题》、《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等著作,翻译出版了近百本在国内热销的英美经典绘本,如《小黑鱼和他的朋友们》、《晚安,月亮》、《当月亮照耀全世界的孩子》、《石头汤》等等。
创作背景
琼·穆特曾在“作者的话”中自述道:
“《石头汤》源自欧洲传统的民间传说。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可以溯源自法国、瑞典、俄罗斯、英国、比利时,和其它一些国家。在大家最熟悉的故事版本中,汤是用石头煮的。但在别的版本中,也有用钉子、斧头,甚至用骨头纽扣来煮汤的。另外还有一些相似的故事,比如在牙买加有造汤锅的故事,在韩国有神奇糕点树的故事,在菲律宾有讨钱帽的故事。”
“在重述这个故事时,我选用了传统的‘用石头煮汤’的形式,但背景设在中国。同时,我还借用了佛教故事的传统,在故事里‘变戏法’的人并不是要为自己谋得好处,而是为了传经授法。三个主人公的名字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很常见,福、禄、寿--- 三位神为人们送来健康、财富和幸福。福,象征着吉祥和昌盛;禄,象征着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感情美满;寿,象征着长寿,他带来健康和一生平安。在这个故事里,他们化身为三位禅师。”
相关知识
了解村民的职业:你知道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吗?
农夫——指务农的人。其工作是散播种子,种植食物。
茶商——指经营茶叶生意的商人。最早的茶商出现在中国,据说是在一个叫武阳的地方。到了清代,茶商经营往往是政府特许的。如今,茶商遍及世界,自有贸易。茶商让茶饮料走进了世界各地,为茶的传播和流通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秀才——别称茂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裁缝——做衣服的工匠,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
郎中——医生或卖药兼治病的人。
木匠——建造房屋木结构和修造木器等的工匠。
相关故事
法国民间传说中关于“石头汤”的故事:
三个士兵打仗归来,又饥又累,路遇一村子,打算进去讨些吃的。可是,他们走遍了所有的农家,都没有人愿意给他们吃的。农人们知道三个士兵要来,事先把吃食藏到了阁楼上、地窖里,甚至是藏到了水井里,因为他们知道士兵通常是很饿的。士兵们也深知自己身份的尴尬,于是心生一计,在村口支起了一口大锅,大锅里放了几块石头,派人在村口高呼,都来吃我“石头汤”喽……石头汤怎么能喝?单单是喝石头汤也没什么意思呀。于是,村民们纷纷把自家私藏的美食拿出来,投到这样一口锅里,有火腿、烧鸡,也有胡萝卜、土豆等素菜,还有投入佐料的,不多时,香气渐盛,三个士兵率先吃到了美味的“石头汤”,村子里的人也啧啧称赞,从来没有见过此等美味的汤羹。